“宏”茶会29期丨新型城镇化2.0及未来城市思考
来源:
|
作者:国宏咨询
|
发布时间: 2023-03-20
|
1164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为提高公司服务于温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本期“宏”茶会邀请了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委委员、三处处长毛燕武就新型城镇化2.0和未来城市的发展做主题演讲。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为提高公司服务于温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本期“宏”茶会邀请了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委委员、三处处长毛燕武就新型城镇化2.0和未来城市的发展做主题演讲。

毛燕武认为,中国城市发展已跨越了“扩张时代” ,迈入了“存量时代”。当城镇化进入“下半场” ,要立足“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 ,引导都市圈产业从中心至外围梯次分布、合理分工、链式配套,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推进新基建、新经济、新消费深度融合。因此,城镇化2.0要实现四个转变,即从物的增长向人的发展转变、从偏重城市向城乡融合转变、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体转变、从规模速度向特色品质转变。

新型城镇化2.0今后发展重点和任务方面,毛燕武指出要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优化资源要素配置,重塑城市治理体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统筹城市布局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健康安全需要,促进城市合理分工、协调联动,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短板弱项。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财政性资金统筹支持力度,有序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推进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使城市成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交通、公安和水电气热等重点领域终端系统。建设“城市数据大脑”等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行城市运行“一网通管(办)” ,拓展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树立全生命期管理理念,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推行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分层开发、立体开发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等模式。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禁建“丑陋建筑” 。根据常住人口规模优化街道社区设置和管辖范围。建设现代社区,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驻地企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出台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统筹规划水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推动向城市郊区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推进公路客运站改建迁建和功能提升。支持城郊承接城市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疏解,在县乡村合理布局冷链物流设施、配送投递设施和农贸市场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入乡通道。

中心城市如何实现能级提升?毛燕武结合温州“全省第三极”打造和“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认为应瞄准打造“看得见风景”的生态园林城市、“摸得到幸福”的宜居幸福城市、“载得动梦想”的活力智慧城市,在发展导向上要从“快中求好”向“好中求快”转变,在营城理念上要从“产城人融合”向“科产城人融合”转变,在空间形态上要从“粗放蔓延式”向“精明紧凑型”转变,在产业迭代上要从“要素驱动”向“数字赋能”转变,在开发模式上要从“圈层结构、梯度推进”向“大疏大密、优地优用”转变,在交通组织上要从“私人交通主导”向“公共交通主导”转变,在社会治理上要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向“多元主体、民主协商”转变。

在提升策略方面,毛燕武提出了采取“5355”体系策略。要着眼“布什么局、建什么城、聚什么产、立什么制、施什么策”五个维度,积极破解“人”“钱”“地”三大难题,聚焦“创优空间、创新产业、创富民生、创美生态、创活体制”五创任务,强化“区域 协同化、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治理数字化、全域景区化”五化抓手。
如何营造未来城市形态?毛燕武提出,未来城市即是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下,面向未来提出的具有针对性、预测性、理想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未来理想城市的重点要体现在绿色生态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型城市”、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实现城市更好发展的“智慧城市”、以更加和谐、健康的城市生活为目标的“宜居城市”“健康城市”、保障城市安全的“韧性城市”等方面。规划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尊重发展规律,正确看待城市问题的本质(系统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聚焦市民美好生活需求(人的视角);注重公众参与,激发不同主体的创造力(多元开放);激活文化基因,构建未来城市场景美学(文化营城)。在营造策略上毛燕武提出,以“全域美丽”重筑空间形态,着力打造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未来绿色之城;以“全域更新”重聚内生动力,着力打造有机复合的未来韧性之城;以“全域创新”重构产业逻辑,着力打造三化融合 的未来数智之城;以“全域共富”重塑生活方式,着力打造均质美好 的未来品质之城;以“全域治理”重建治理格局,着力打造整体智治的未来善治之城。


——国宏咨询,品牌智库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诚高大厦1002
温州市鹿城区机场大道5052号诚远大厦2201
电话:0571-85385036 0577-86660766
网址:www.zjghz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