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国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577-86660766

智库观点 | 中国企业扎堆内卷的原因何在?
来源: | 作者:研发中心 | 发布时间: 2024-04-07 | 925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国企业在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屡屡出现产能迅速过剩,继而导致“高端产业”变成“低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变成低附加值产品,高效生产企业变成微利企业等现象,其中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避免这种局面的屡次发生?安邦智库见解独到,本文将其观点摘述如下。

安邦智库认为,我国在全球化盛景时期,依靠庞大的劳动力供给,低廉的人工成本、环境成本、能源成本、土地成本,极低的社会保障,再加上我国劳动者的吃苦耐劳等比较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向全球市场提供廉价产品的“世界工厂”。我国企业虽然在原始创新和赚钱能力上并不突出,但规模化生产制造能力竞争力突出。任何产业领域,一旦让我国企业掌握了技术与生产,这个领域很快就会被我国企业“占领”——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能让过去有垄断利润的市场迅速“白菜化”。自此,廉价似乎成了我国制造的内在基因。
安邦智库提出,我国企业迅速打低市场的情况并不是新问题,在全球化顺利发展阶段,国际市场上就有“我国买什么,什么就贵;我国卖什么,什么就便宜”的说法。简单分析我国企业为何“喜欢”迅速“做烂”市场,大致有如下一些原因。

首先,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观察目前的国内市场,我国企业的创新产品似乎不少,部分科技领域的头部企业有很高的研发投入,似乎不能说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缺乏。但实际上,在创新问题上,我国整体还是处于跟随姿态,不论是在科技领域还是产业领域,完全来自我国的原始创新、重大创新突破实际上极少。大部分情况都是发达国家先取得创新——技术突破、概念创新、模式创新等,我国企业则跟随其后、参考借鉴,通过大规模量产或规模化利用,迅速实现规模优势。说到底,还是缺乏原始创新能力,如果创新能够持续、足够多,则会减少这种企业扎堆少数赛道的问题。
其次,国内在部分领域的政策引导过度。政策引导的最大问题就是导向性。按道理说,适度的政策引导是好事,但实际上,过度的政策引导已经成为一种“管道”,能够进入这个管道,就能得到资金、政策等支持。由于这种过度的政策引导,容易导致千军万马挤上独木桥的情况,其结果就是相关产品的价格立刻“白菜化”。在安邦研究人员看来,政策引导过度,实际上代替了社会上各种现存机制的安排——代替了央行、代替了银行、代替了政府部门、代替了立法规划,……。结果,常常出现一哄而上的效果和效应。

第三,目前的商业文化和商业文明存在一些缺陷。我国以儒家传统伦理精神为核心的中华商业文明,为规范商业活动提供了伦理基础,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但自改革开放以后,以资本主义为内核的西方商业文明在我国渐趋流行,在价值理念、经营模式和市场结果方面逐步衍生出资本至上、赢者通吃和两极分化的恶性循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现代商业文明,既应赓续“经世济民”的商业伦理思想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商业伦理准则,更应赋予其创新与合作等新时代内涵,而不是一味模仿与恶性竞争。

安邦智库总结认为,上述分析并非无视我国企业的发展成就,也不是妄自菲薄,更不对我国企业发展缺乏信心。在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主导的当今时代,我们在努力参与全球博弈的同时,还需要客观反思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时的不足。只有当我国企业真正把发展动力建立在创新基础上时,企业才能摆脱扎堆“疯狂”内卷的老路。


图片       图片

 ——国宏咨询,品牌智库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诚高大厦1002

          温州市鹿城区机场大道5052号诚远大厦2201

电话:0577-86661719

网址:www.zjghz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