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国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577-86660766

【咨询师观点】王智善:关于温州打造浙南闽北赣东旅游中心城市的研究
来源: | 作者:王智善 | 发布时间: 2019-06-23 | 1343 次浏览 | 分享到:


    温州要成为领跑浙南闽北赣东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这是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重要战略部署。旅游不仅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功能,更是地方经济的重要部分。浙南闽北赣东旅游中心城市的打造,使温州在该区域能够成为一个旅游产业发达,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和综合服务能力,能够主导和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

    浙南闽北赣东区域主要包括浙江的温州、台州、丽水,福建的宁德、南平,江西抚州、鹰潭以及上饶东部区域,区域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涉及常住人口约2700万人,2018年旅游接待人次约5.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约6000亿元。



一、建设旅游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1、实施国家“构筑新型旅游功能区”发展战略,为温州打造浙南闽北赣东旅游中心城市提供全新的发展机遇。温州分别属于长三角旅游城市群、海峡西岸旅游区、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东南沿海风景道的重要旅游节点城市,打造浙南闽北赣东旅游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借助温州区位、经济、地缘、资源等优势,结合旅游城市发展定位,打造浙南闽北赣东旅游中心城市,符合国家“构筑新型旅游功能区”的发展战略,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全面推进跨区域旅游资源要素整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温州在浙南闽北赣东区域旅游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2、地处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部,为温州打造浙南闽北赣东旅游中心城市提供优越的区位条件。温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部,是长三角、海西经济区两大经济板块的“黄金连接点”,也是长三角旅游城市群等国家新型旅游功能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从宁波到福州约600公里的沿海大通道和温州到南昌约600公里的西大通道所覆盖的浙南闽北赣东新型旅游功能区域,还没有形成占据强势地位、具有较强旅游综合实力的主导城市。温州位于沿海和西部两大通道的交汇点,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并具备建设浙南闽北赣东新型旅游功能区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地缘条件、旅游资源、交通枢纽以及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3、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禀赋,为温州打造浙南闽北赣东旅游中心城市提供扎实的基础条件。温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人文自然景观类型多样、门类齐全。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5,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国家A级旅游景区(3A及以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国家级及以上旅游资源共计72处(具体见表1),国家级旅游资源总量位居浙南闽北赣东区域城市中首位。温州还有39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温州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已成为周边城市游客来温旅游重要的吸引物,具有很高的游憩观光价值,为温州打造浙南闽北赣东旅游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4、具备较强旅游经济综合实力,为温州打造浙南闽北赣东旅游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一是日益雄厚的旅游产业基础。2018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19亿人次。同比增长15.8%;旅游总收入1334亿元,同比增长18.8%,。二是日益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近年来,引进开发建设了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品质民宿等配套设施,大大提升了温州旅游综合服务能力。三是日益增强的旅游辐射能力。温州在50强中国旅游城市中对外交通条件是排在19位,远超过上榜的上饶46位和丽水50位。同时,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定位,在2020年温州将形成2个“1小时交通圈”。



二、建设旅游中心城市存在的不足与挑战
    1、中心城区旅游服务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温州中心城区旅游集聚与辐射功能不强,中心城区游客接待3380万人次,仅占全市游客总接待人次的33.2%,旅游总收入338亿元,仅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32.2%。中心城区旅游综合服务能级不高,特别是核心旅游功能板块的布局分散且薄弱,旅游大项目、旅游大配套、旅游大企业支撑不足,旅游人才短缺,作为旅游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够强,难以满足作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需要。

    2、西联旅游交通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温州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仍任重道远。由于复杂的多山地形地貌影响,浙南闽北赣东区域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一直来比较薄弱。“十三五”期间,温州对外交通建设仍然以打造东部沿海大通道、形成2个“1小时交通圈”为主;而西向直联南平、上饶、鹰潭、抚州等城市的交通网络几乎空白,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与红色旅游于一体黄金旅游线路的温武吉铁路大通道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因此,西联交通网络的不完善将是温州打造浙南闽北赣东旅游中心城市面临最大障碍。

    3、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温州作为打造浙南闽北赣东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主导者仍没有与其它城市建立密切的合作机制。比如: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形成良性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缺乏统一的区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和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景区资源宣传分散,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对外营销没有整体谋划区域旅游品牌和形象,没有形成统一区域旅游品牌;旅游资源比较分散,缺乏有效整合,缺少区域性精品旅游线路;各城市政府之间合作意识不强,还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区域旅游合作中。

    4、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旅游业作为中国最早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产业,在当前国家深化改革的一个突破口。目前,拟筹备设立的温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受机构改革影响未能及时落地,市级旅游相关协调职能相对较弱,旅游“大行业、小部门”的问题依旧存在,旅游城镇体系的规划与旅游景观体系的统筹协调发展尚未形成,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从部门抓旅游向党政统筹发展旅游的力度亟待加强。由名城集团成建制转成的旅投集团,在旅游开发建设方面仍需要磨合和摸索。旅游人才、特别是专业型、复合型、外向型的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旅游投入不足、用地空间不足,也制约了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



三、建设旅游中心城市的对策与措施
    1、以打造“国内著名休闲度假目的地”为目标,培育休闲旅游大市场。全面实施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产品升级和供给创新,培育做大做强休闲旅游市场,打响“国内著名休闲度假目的地”品牌,领跑浙南闽北赣东区域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发展。

    一是加大品质旅游景区培育力度。加快推进文成刘伯温故里、永嘉楠溪江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苏步青故里文化旅游区、竹里畲乡、碗窑景区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谋划瑞安玉海楼、永嘉书院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一批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国家A4级旅游景区以上的高等级精品景区。

    二是深化开展旅游度假区创建。加快推进泰顺廊-氡省级旅游度假区、文成百丈漈-飞云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今年要力争创成泰顺廊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培育洞头半屏山等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要素齐全、品质优良、服务上乘、管理规范的旅游度假示范区。

    三是丰富休闲旅游产品供给。顺应由“观光时代”向“休闲时代”的旅游需求变化,推动旅游从单一观光旅游向综合旅游转变,积极培育都市休闲、山水观光、休闲运动、疗养康体、商务会展等一批温州品牌体验旅游产品,培育一批以温州为中心的区域性精品旅游线路,在休闲旅游产品创新方面走在浙南闽北赣东城市的前列。

    四是做深旅游+乡村文章。把绿水青山的美丽乡村作为温州全域旅游的重点区域,深入推进浙江省“万村景区化”工程,创新乡村旅游业态,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配套,积极推进A级景区村庄创建,做强美丽经济。



    2、以建设“国家综合性枢纽城市”为依托,贯通西联旅游大通道。坚持旅游交通先行的原则,以建设“国家综合性枢纽城市”为依托,以东部和西联两大通道为主轴,构筑以温州为枢纽的浙南闽北赣东区域旅游交通网络,改善区域旅游交通“小集聚、弱联通”的现状,助推温州建设旅游中心城市。

    3、以提升中心城区旅游服务能级为重点,完善旅游发展大配套。

    一是提升中心城区旅游服务能级。树立旅游中心地和全域旅游的新理念,以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新视野,适时调整扩大中心城区范围,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和综合服务能级。

    二是建设若干个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以温州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温州动车南站等区域性交通枢纽为依托,尽快建设若干个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三是建设若干个高品质旅游综合服务集聚区。以瓯江两岸沿线、塘河两岸沿线、历史文化街区、中央绿轴、三垟湿地的“两线三片”为重点,强化中心城市旅游配套布局,打造若干个集休闲度假、主题游乐、酒店住宿、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综合服务集聚区,构建具有高水准的中心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四是打造旅游人才集聚平台。制定出台旅游产业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出台优惠政策奖励,引进高层次管理型和高层次创业型领军人才。



    4、以大数据互联网平台为支撑,构建旅游合作大机制。一是签署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在以往温州-宁德旅游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与宁德、南平、台州、丽水以及赣东城市签署《浙南闽北赣东区域旅游合作协议》,统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统一区域旅游品牌宣传,联合参加国内外重要旅游展览会,等等。二是搭建互联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共建区域旅游信息平台,共享区域内旅游信息资源,提升区域内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在线向游客提供景区宣传、在线咨询、交易等服务功能。三是培育以温州为中心的区域旅游合作精品线路。

    5、以深化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组建文旅管理大部门。发挥体制机制灵活优势,温州要走在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前列,深化文旅体制综合大改革,打破“大产业、小部门”的现实困境,突出文化旅游行业的定位与地位,以更大力度推进浙南闽北赣东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以温州旅投集团为主体,进一步整合文化、体育等国有资源,鼓励集团公司做大做强,支持企业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大力提升集团公司旅游项目投融资、开发和运营能力,加大区域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开发力度,打造成为浙南闽北赣东区域文旅投资领域的领军企业。